大洼区召开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会议
近日,大洼区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会议召开,深入剖析当前整治问题,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。
会议指出,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、整改的紧迫性和问责的严肃性,任何麻痹思想、侥幸心理、畏难情绪都必须坚决摒弃。必须以对历史、对人民、对大洼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,从严从实抓好耕地保护工作,确保存在问题不折不扣清零销号,确保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常态长效、落实到位。
会议强调,要杜绝形式主义,以“掘地三尺”的决心扭转被动局面。要强化问题机制,狠抓问题整改,压实网格化责任。重新梳理区、镇、村、网格四级责任边界,明确坑塘监管、违法用地排查主体,确保底数清、责任明。要强化执法联动,整合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力量,调整管理权限,配备无人机等设备常态化巡查,建立问题线索移交公安机制,形成闭环管理。要严肃追责问责,明确“一票否决”标准。区纪委监委要通过开展专项巡察,对整改不力单位“上上线”问责。
会议要求,要将攻坚整改与长效管控结合。针对整改标准不高问题,制定“冬季攻坚计划”,倒排撂荒地复垦、违建拆除工期。要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,限制易致“非粮化”项目,依托试点政策,论证低效用地,通过指标置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。各镇街、各部门要及时传达会议精神,建立问题台账,每周报进度。区政府督查室要联合媒体“回头看”,曝光敷衍整改单位。
会议要求,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。组建专项整改小组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推进工作,明确责任主体,主动认领任务。相关部门要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。要勇于担当、完善制度、筹集资金,规范流程并加强培训。要严格管控、优化结构,全面清理、加强监管,强化镇街与部门联动。要坚持立行立改、举一反三,筑牢大洼区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整治防线。
会议通报了《大洼区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专题整治情况》。